一、液壓系統日常保養(yǎng)操作步驟(適用于混凝土泵車等液壓驅動設備)
1. 作業(yè)前檢查(啟動發(fā)動機前)
- 油位與油質檢查:
- 確認液壓油箱液位計刻度,油位需在 “最低” 與 “最高” 刻度線之間(部分設備需在停機 10 分鐘后檢查,確保油液回流至油箱)。
- 觀察油液顏色:正常液壓油為淡黃色或琥珀色,若呈深褐色、渾濁或有泡沫,說明油液變質或混入空氣,需標記并計劃更換。
- 檢查油箱蓋密封是否完好,防止灰塵、水分進入。
- 管路與接頭檢查:
- 沿液壓管路走向(從液壓泵到油缸、馬達),目視檢查管路有無變形、破損(如軟管鼓包、硬管裂縫)。
- 逐個檢查管接頭、法蘭連接處,用手觸摸接頭表面,確認無油漬(油漬說明滲漏),若發(fā)現滲漏,需記錄位置并停機緊固(注意:需在泄壓后操作)。
- 壓力表與閥門檢查:
- 檢查壓力表指針是否歸零,表盤有無破損,確保讀數準確。
- 確認截止閥、溢流閥等閥門處于正常工作位置(如溢流閥需處于預設壓力狀態(tài),不可隨意調節(jié))。
2. 作業(yè)中監(jiān)控(設備運行時)
- 壓力與溫度監(jiān)測:
- 啟動設備后,觀察液壓系統工作壓力(如混凝土泵車泵送時的主缸壓力),是否在設備規(guī)定范圍(通常說明書標注),壓力驟升或驟降需停機排查。
- 觸摸液壓油箱外壁或通過油溫表,確認油溫是否正常(一般 30-60℃,最高不超過 80℃),超過 80℃需停機冷卻,檢查散熱風扇、散熱器是否堵塞。
- 異響與振動檢查:
- 傾聽液壓泵、液壓馬達運行聲音,正常應為平穩(wěn)的 “嗡嗡” 聲,若出現尖銳異響、金屬摩擦聲,立即停機。
- 觀察管路是否劇烈振動,若有,可能是管路固定松動或液壓系統存在氣穴,需停機緊固管路或排氣。
3. 作業(yè)后維護(停機后)
- 清潔與泄壓:
- 用高壓水槍(避開電氣元件)沖洗液壓油箱外表面、散熱器表面的灰塵、油污,確保散熱通暢。
- 操作設備使液壓油缸、液壓馬達回到中位,釋放系統壓力(部分設備有泄壓閥,需按規(guī)程操作),避免管路內殘留高壓。
- 密封件與濾芯檢查:
- 檢查油箱呼吸閥濾芯是否堵塞(若有堵塞,會導致油箱負壓,影響油液循環(huán)),可取出用壓縮空氣反向吹凈。
- 觀察油缸活塞桿表面,若有油漬或劃傷,可能是活塞桿密封件磨損,需記錄并計劃更換。
二、傳動系統日常保養(yǎng)操作步驟(以皮帶傳動和聯軸器傳動為例)
(一)皮帶傳動系統(常見于小型排水泵車)
- 皮帶外觀檢查:
- 目視檢查傳動皮帶(如 V 帶、同步帶)有無裂紋、分層、磨損(如帶齒脫落),若存在需立即更換。
- 檢查皮帶輪槽是否有異物(如泥土、碎石),用毛刷清理干凈,避免皮帶磨損加劇。
- 皮帶張緊度調整:
- 用手指按壓皮帶中部(兩皮帶輪之間),施加約 10-15N 的力,皮帶下沉量應為 10-20mm(具體數值參考設備說明書),超過則需調整:
- 松開電機固定螺栓,推動電機遠離泵體(張緊皮帶)或靠近泵體(放松皮帶),調整后緊固螺栓。
- 調整后需確保兩皮帶輪軸線平行,輪槽對齊,避免皮帶跑偏。
- 用手指按壓皮帶中部(兩皮帶輪之間),施加約 10-15N 的力,皮帶下沉量應為 10-20mm(具體數值參考設備說明書),超過則需調整:
(二)聯軸器傳動系統(常見于中型泵車)
- 聯軸器外觀與間隙檢查:
- 檢查彈性聯軸器的橡膠墊(或尼龍柱銷)有無老化、斷裂,若有需更換(更換時需對稱安裝,避免不平衡)。
- 測量聯軸器兩半部分之間的軸向間隙(通常 0.5-2mm),若間隙過大或過小,需調整電機與泵體的距離(通過增減電機底座墊片實現)。
- 同心度檢查:
- 簡易方法:用直尺貼靠聯軸器外圓,轉動聯軸器一周,觀察直尺與聯軸器的間隙是否均勻,若間隙偏差超過 0.1mm/m,需調整電機位置,確保徑向同心。
- 檢查軸向偏差(端面跳動),用塞尺測量聯軸器端面間隙,轉動一周后偏差不超過 0.05mm,否則需調整電機水平。
(三)通用操作(所有傳動系統)
- 作業(yè)后清理傳動部件周圍的雜物(如泥土、水草),防止卷入傳動系統導致卡滯。
- 對聯軸器軸承座、皮帶輪軸承等轉動部位,按說明書要求加注潤滑脂(如鋰基脂),注脂時需擠出舊脂,直至新脂均勻溢出。
三、注意事項
- 液壓系統嚴禁混用不同牌號的液壓油,添加時需過濾(用專用濾油壺),避免雜質混入。
- 傳動系統調整后需試運行 3-5 分鐘,觀察有無異響、振動,確認正常后方可正式作業(yè)。
- 若發(fā)現液壓油滲漏、傳動部件異常磨損,需立即停機,禁止帶病作業(yè),復雜故障需聯系專業(yè)維修人員。
通過以上步驟,可有效降低液壓 / 傳動系統的故障率,確保移動泵車動力傳遞穩(wěn)定高效。操作時需結合設備說明書的具體參數(如油液型號、張緊度標準),避免因操作不當導致損壞。